百无聊赖
1、百无聊赖,释义是:生活空虚,精神没有寄托。聊赖:依赖,凭借。在日常生活中,百无聊赖是一个常见的形容词,用来描述一种空虚、无聊、缺乏生气的状态。当人们感到百无聊赖时,他们的生活可能缺乏意义、方向或目标,精神上可能感到空虚或失落。
2、百无聊赖的下一句是赖有青山满目愁,整句的意思是: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只有满眼的青山能引发我内心的忧愁。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3、“百无聊赖”出自两汉卓文君的《怨郎诗》。“百无聊赖”全诗《怨郎诗》两汉 卓文君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4、成语百无聊赖的出处是《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释义 聊赖:指凭借、依托。形容生活或感情无所依托,孤寂无聊,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成语出处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5、百无聊赖,成语释义,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形容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精神无所寄托。成语出处:出自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感情色彩:属于中性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6、百无聊赖的意思是生活空虚,精神没有寄托。以下是关于“百无聊赖”的详细解释:含义:该成语中的“聊赖”意为依赖、凭借,因此整个成语表达的是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依赖或寄托,感到空虚无聊的状态。成语用法: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于形容人空虚无聊、没有依托的心境。
百无聊赖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极度空虚无聊。拼音:bǎi wú liáo lài;出处:汉代蔡琰的《悲愤》。原文: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译文:这里息是呼吸的意思,聊赖是无依靠没意思。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勉强活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2、百无聊赖的意思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繁体 ]百无聊赖[ 成语正音 ]聊,不能读作lio。
3、百无聊赖 【拼音】:bǎi wú liáo lài 【解释】: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幽蓝小美 | 发布于2013-01-19 举报| 评论 6 2 无聊 zlm4711 | 发布于2007-09-23 举报| 评论 4 4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4、百无聊赖的意思是形容生活或心情极度无聊和空虚,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或愿意做,感到厌倦和无聊。详细解释:百无聊赖这个词中的“无聊”指的是无事可做、缺乏兴趣或精神的状态;“赖”则是依赖、留恋的意思。合起来,百无聊赖形容的是一种无所依托、找不到乐趣和追求的心境。
百无聊赖?
1、百无聊赖是对的,它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意思是:指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有意思,形容人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空虚无聊。
2、意思是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极度空虚无聊。拼音:bǎi wú liáo lài;出处:汉代蔡琰的《悲愤》。原文: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译文:这里息是呼吸的意思,聊赖是无依靠没意思。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勉强活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3、百无聊赖,成语释义,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形容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精神无所寄托。成语出处:出自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感情色彩:属于中性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4、“百无聊赖”出自两汉卓文君的《怨郎诗》。“百无聊赖”全诗《怨郎诗》两汉 卓文君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5、百无聊赖指的是一个人精神上缺乏寄托,对生活感到索然无趣的状态。具体来说:含义:这个词语描绘的是一种无所事事、心情消极和失落的状态。它源自汉代蔡琰的《悲愤》诗,并在鲁迅的作品中被用来形容无事可做时的随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