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怎么读?
1、逄读作:páng,声母p,韵母ang,声调二声。简体部首辶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五笔86TAHP,五笔98TGPK,仓颉YHEQ。其基本释义为姓。
2、逄 【读音】páng 【造字法】形声 【基本字义】姓。【详细字义】〈动〉塞 [stop]逄,塞也。——《集韵》[名]∶同“逢”。姓。
3、逄只有一个读音:páng。基本释义:姓。相关组词:龙逄 [ lóng páng ]: 见“龙逢”。逄逄 [ páng páng ]: 象声词。鼓声。逄伯陵 [ páng bó líng ]: 逄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起源于6000年前。
4、逄字读作páng,发音有两种方式,分别是ㄆㄤˊ和ㄆㄤngle。在汉字编码中,郑码为WRMB,Unicode为U:9004,GBK编码为E5CC。该字由9笔构成,属于辶部,其笔顺编号为354152454。在古代文献中,逄字主要用作动词,意为“塞”。例如,《集韵》中有记载:“逄,塞也。
逄是什么字怎么读
1、逄只有一个读音:páng。基本释义:姓。相关组词:龙逄 [ lóng páng ]: 见“龙逢”。逄逄 [ páng páng ]: 象声词。鼓声。逄伯陵 [ páng bó líng ]: 逄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起源于6000年前。
2、逄,一个在汉语中常见的字,最早出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读音为páng。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塞’,指的是阻止或阻挡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如北宋时期由宋祁和郑戬共同编纂的《集韵》中,就有明确记载:“逄,塞也”。
3、逄,是一个汉语常用字,读音páng,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姓;引申含义为塞。有关常用组词为逄运。详细释义 〈动〉1. 塞[stop]逄,塞也。——北宋·宋祁/郑戬《集韵》2. [名]∶同“逢”。姓 逢,是一个汉语常用字,读音fénɡ,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遇到:逢遇。
4、拼音:páng 逄:声母是【p】,韵母是【ang】,声调是第二声。部首:辶 笔画:9 繁体:逄 基本释义:姓详细释义:逄,汉字,多用于姓氏。
逄怎么读?
1、逄读作:páng,声母p,韵母ang,声调二声。简体部首辶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五笔86TAHP,五笔98TGPK,仓颉YHEQ。其基本释义为姓。
2、逄只有一个读音:páng。基本释义:姓。相关组词:龙逄 [ lóng páng ]: 见“龙逢”。逄逄 [ páng páng ]: 象声词。鼓声。逄伯陵 [ páng bó líng ]: 逄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起源于6000年前。
3、逄有两种读法“féng和páng”分别代表两个姓氏。逢姓是古代姓氏,它本来有两个读音féng和páng,并且本来是两个姓氏。在宋朝的《太平寰宇记》中“当少昊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荝;汤时,有逢伯陵。”这里可以看出有逢姓的出现。
4、逄并不是一个多音字,其读音为páng。它有如下组词:龙逄,指古代神话人物,与“龙逢”同义。逄逄,这是一个象声词,用于形容鼓声。
5、对于生僻字逄,其正确的读音是páng。这个字在字典中解释和组词相对较少,因为它极为罕见。逄字属于简体汉字,其繁体形式同样存在,但并不多见。汉字拼音为páng,注音为ㄆㄤˊ。在书写上,它由部首辶和6画的部外笔画构成,总共9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