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是什么
1、低密度脂蛋白是一个简称, 其为血液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容易导致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测血脂的时候,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应该是低密度脂蛋白。
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是人体内的一种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通常可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
3、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的组成成分之一,临床上查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
1、当患者为心脑血管病中危或低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应控制在4mmol/L以下。但当出现一些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即属于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此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该控制得更低,正常值范围应下降到6mmol/L以内。
2、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标准范围在2-1mmol/L。但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参考值的范围,仅可以作为参考。这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发展。
3、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范围是25-25mmol/L,如果低于25mmol/L,称为血脂偏低。低密度脂蛋白偏低,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最常见的原因,是消耗性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机体代谢的消耗增加,所以也会引起血脂偏低。
4、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一般低于12mmol/L,是血脂化验检查的其中一项,低密度脂蛋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外周组织的脂蛋白颗粒。当低密度脂蛋白被过度氧化时,携带胆固醇很容易沉积在动脉壁上,长时间会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为坏固醇。
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应当是小于4mmol/L,但是每一个医院有可能采用的试剂盒不同,标准范围多多少少也有一定的差异。
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范围是低于12mmol/L。血脂检查主要包括:总胆固醇,正常范围在23-69mmol/L,如果超过72mmol/L,为总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正常范围在0.56-7mmol/L。超过7mmol/L,为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范围是大于00mmol/L。
低密度脂蛋白低怎么回事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严重的减低,考虑存在严重的肝病、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等情况,也可能是长期口服强效的降血脂药物,导致严重的低密度脂蛋白减低,建议进一步查肝功、肝胆脾彩超、血常规等检查。如果是肝病和贫血引起的低密度脂蛋白减低,纠正贫血和治疗肝病以后,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恢复正常。
所以低密度脂蛋白偏低可能是饮食、体重、药物等所致。
如果在病人的化验单看到低密度脂蛋白低,通常有几种可能性,具体如下:药物因素:由于过去低密度脂蛋白比较高或者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医生给予了降血脂的药,在临床中通常比较常见。
如果目前出现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现象,那么很有可能是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的降脂药,这类降脂药物,就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他汀类的代表性药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药物。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大约是以下原因:第日常生活中运动量偏大,消耗过多,造成血脂均发生下降。第摄入的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摄入过量的青菜、水果,而动物内脏等含脂肪的食物摄入偏少。
低密度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个简称, 其为血液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容易导致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测血脂的时候,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应该是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载脂蛋白。以下是关于低密度脂蛋白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低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它主要的功能是携带血液中的胆固醇进入血管壁或其他细胞,以供其使用。在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和其他脂蛋白一起参与脂质的运输和代谢。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浆中有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转变而来,合成部位主要是在血管内,降解部位在肝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空腹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约占血浆脂蛋白的2/3,其是运输胆固醇到肝外组织的主要运载工具。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的组成成分之一,临床上查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