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姓的由来,故事以及姓唐的名人,还有姓唐的大约人口数是多少?_百度知...
唐尧,名放勋,号帝喾,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文明始祖”。他最初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
唐尧。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
宋朝时期,唐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8%,名列第四十四位。唐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唐姓总人口的3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广西,这五省唐姓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78%,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安徽,这三省的唐姓又集中了16%。
唐姓的历史: 起源于祁姓,以封号为姓。丹朱是上古帝王尧的儿子,尧禅位于舜后,舜将丹朱封为唐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因发动叛乱,家族被周朝镇压并除去封号,子孙迁于临近西周都城丰镐的杜地为诸侯,或沿称唐氏,或称唐杜氏。到周昭王时期,又复封丹朱的后裔为唐侯。 出自姬姓,以封号为姓。
鲁定公在位时(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灭掉,唐国子孙以国为姓氏,就是现在的唐氏。古代还有一个姬姓的唐国,在今天的湖北随县西北的唐北镇,春秋时被楚国所吞并,他的子孙以国为姓氏,也姓唐。根据《后汉书 南蛮传》这本古书的记载,东汉时白狼王有唐姓;陇西羌族也有唐姓。
春秋时期,现今河南唐河县,湖北随州市、枣阳市一带又有姬姓唐国,于公元前506年同吴国和蔡国一起参加柏举之战击败楚国,次年被复仇的楚国所灭,国人以唐为氏。唐姓的迁徙:宋朝时期,唐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8%,名列第四十四位。唐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唐姓总人口的38%。
唐字的起源
1、来源于性出自祁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帝尧之子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后其国被周成王所灭,子孙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又周昭王时,为奉唐尧之祭祀,封丹朱裔孙在鲁县(今河南鲁山县)为唐侯,后被楚所灭,子孙以唐为氏,此为豫鲁(今属河南、山东间地)唐姓。出自姬姓。
2、唐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在这些文字中,唐字被描绘为一个口字,下面是一横,表示地面或台基。这个字形表达了唐字的基本含义,即一个高于地面的台基或建筑。随着汉字的发展,小篆体的唐字发生了变化。它仍然保留了口字和地面或台基的元素,但在口字的右侧增加了一根羽毛,表示鸟类。
3、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以上这4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我比较认同这种来历。因为我国姓氏均与古时国家或部落有关。
4、关于“唐”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回答如下:“唐”字的构型说法不一。甲骨文上面的字形是“庚”,下面是“口”,表示跟用口讲话有关。商代金文与此大同。关于“唐”字的构型主要有以下说法:形声兼会意字。“庚”字有变更之义,与“口”结合,指开口说大话、说空话。形声兼会意字。
5、出自祁姓和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
6、唐字在形声结构中,小篆形式源自“口”部和“庚”声。其原始含义是指宏大、夸大的言辞,如《说文》中记载的“唐,大言也”。这个词在方言中也有同样的含义,如“荒唐之言”或形容事物广大,如“平原唐其坛曼兮”。在温室中人工培育的植物被称为“唐花”,而“唐捐”则表示虚耗或落空。
唐姓的由来,名人是谁
1、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以上这4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东汉时唐姓始有他族加入。
2、姓: 唐 由来: 周成王在位时把唐国所在的地(今天的河南省方城县)封给他的弟弟叔虞。鲁定公在位时(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灭掉,唐国子孙以国为姓氏,就是现在的唐氏。古代还有一个姬姓的唐国,在今天的湖北随县西北的唐北镇,春秋时被楚国所吞并,他的子孙以国为姓氏,也姓唐。
3、唐叔虞:晋国开国诸侯,以封地名为姓,为唐姓起源之一。 唐昧: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 唐勒: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以其文学成就享誉当时。 唐狡:战国时期楚国将领,在军事上有显著贡献。 唐举:战国时期相术家,以其相术闻名于世。
4、其他源流。据《后汉书61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据《三国志61郭淮传》所载,陇西(今属甘肃)羌族中有唐姓者;据《元史61唐仁祖传》所载,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孙以唐为姓。
5、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在镇压唐侯叛乱后,改封自己的弟弟叔虞为唐侯,家族遂以唐为氏,叔虞亦称唐叔虞。 春秋时期,现今河南唐河县、湖北随州市、枣阳市一带另有一姬姓唐国,于公元前506年同吴国和蔡国一起参加柏举之战击败楚国,次年被复仇的楚国所灭,国人以唐为氏。
6、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唐昧:祁姓,唐氏,名昧,战国时期楚国将领、天文学家。效力于楚怀王。
唐姓的来源和历史
1、唐姓出自姬姓,以封号为氏。周成王在镇压唐侯叛乱后,改封自己的弟弟叔虞为唐侯,家族遂以唐为氏,叔虞亦称唐叔虞。春秋时期,现今河南唐河县,湖北随州市、枣阳市一带又有姬姓唐国,于公元前506年同吴国和蔡国一起参加柏举之战击败楚国,次年被复仇的楚国所灭,国人以唐为氏。
2、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以上这4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东汉时唐姓始有他族加入。
3、唐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姓氏,有着多个民族和源流的背景。关于唐姓的起源,历史记载清晰地指出有三个主要来源: 出自姬姓:一种说法是源自上古帝王唐尧之子丹朱。丹朱被封为唐侯,后因发动叛乱被废,其子孙迁至杜地,靠近西周都城丰镐,有的仍称唐氏,有的称唐杜氏。
4、唐姓,起源于我国的一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一:源自“祁”姓,以国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姓》记载,唐氏,祁姓,亦称伊祁,是尧初陶唐之后。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
5、唐姓的起源有多个说法,主要来源包括:- 出自祁姓,是陶唐氏的后代,与帝尧有关。- 出自姬姓,周成王灭唐国后,封其弟叔虞于唐,其后代以国为姓。- 出自少数民族,如东汉时期的唐丛国和羌族中的唐姓。 唐姓早期分布 先秦时期,唐姓主要分布在山西太原、湖北随县、山东、陕西关中等地区。
6、一种说法是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和《世本》记载,周成王封其弟唐叔虞于唐国,叔虞的后代以国为姓,这是山西唐姓的来源。另一种说法是出自姜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帝尧之子丹朱被舜封于唐,其后代以国为姓,这是河南唐姓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