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来历简介
1、来历: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2、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3、三月三被认为是纪念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日子。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立的太昊陵古庙,从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都会举办太昊陵庙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会聚集在这里,向被尊称为“人祖爷”的伏羲朝拜。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关于“三月三”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对伏羲氏的纪念。伏羲与他的妹妹女娲通过泥土造人,从而繁衍了人类。在豫东地区,人们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并在淮阳(伏羲的都城)建立了太昊陵古庙。每年的农历二月末至三月三,太昊陵庙会都会吸引来自各地的信徒,他们通过朝拜人祖来表达敬意。
三月三源于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又称‘修锲节’)”,是周代华夏族民间一祓祸祈福的节日,上巳节原初的意义就是以巫术信仰为依托举行的乞婚配、求生育习俗活动,后演变成为我国古老的男女相恋的歌节。习俗:壮族:歌圩迎宾客,千人竹竿舞。
“三月三”的来历和习俗是?
三月三的来历和习俗(续):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古代壮乡(包括受壮文化影响的壮区各族)少年少女赶歌坡,抛绣球,“山歌传情,绣球传爱”。
据《史记》记载,三月三最早起源于周朝时期,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而设立的。当时,人们相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祖先和神灵会下凡赏赐人们好运和幸福。因此,三月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祭祀活动,人们会在这一天上山祭祀、祈福,祈求家庭平安、事业顺利、子孙昌盛。
农历三月初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沪谚: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又如:杨柳青,放风筝。民间还有说将风筝送上天空,将线剪断,任其飘逝,将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拜祖先、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也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壮族:三月三是壮族最重大的民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