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巧渡金沙江是哪一年哪一月份?
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在长征中的一次渡江战役。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至5月9日。意义: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欲将红军围歼于川、黔、滇地区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抵进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避敌锋芒、仅凭7只渡船在7天7夜间,2万多人的红军部队全部渡过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
概况: 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仅用6条木船,靠36名船工,用九天九夜,就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渡江北上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长征史上唯一没有经过激烈战斗的一次渡江行动。
红军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28日,军委纵队从曲靖西屯、面店一带出发,经马龙的鸡头村、王家庄一线。红一军团、三军团均进驻寻甸境内。由于红军各路大军连日向滇中疾进,迫使滇军主力不敢离开昆明,而后面的追军又无法及时赶到。
百度百科 巧渡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的一个成功战例。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国民党军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红军长征怎样巧渡金沙江的呢?
红军主力准备向金沙江驶去,蒋介石才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蒋介石立即下令毁船封江。1935年5月3日,军委人员接到了命令。他们艰难的走过了180里路,终于到了金沙江渡口,意外发现一条船。红军乘船渡江,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在意。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在1935年4月28日,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巧渡金沙江是怎么回事?
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的一个成功战例。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国民党军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巧渡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巧渡金沙江之前,红军先在川滇黔等地大兜圈子,就是“四渡赤水”,还时不时地进逼昆明,弄得蒋介石找不到北。然后红军迅速北上,在皎平渡夺取一条国军侦察船,又打捞上一条破船,修葺后两船渡江,在对岸夺取了5条渡船。红军主力部队七天之内全部渡江。等国军围过来的时候,红军早已毁船远遁。
这原是金沙江北岸马帮们食宿的一排山洞。洞壁尖石峥嵘,地面凹凸不平。最西首一个独立的套洞,虽是里外两间,但总共不到10平方米。9月12日傍晚,记者来到这里,但见洞外山花烂漫,残阳如血。71年前,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在这里指挥红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地势险要,戒备森严。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活捉守卫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
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的具体时间
1、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24日-25日。意义: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否渡过河去,是中国革命的关键。渡过大渡河,使作战部队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勇气,为作战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
2、强渡大渡河:红军于1935年5月24日至25日成功强渡大渡河。这次行动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关键一役,它不仅关乎着中国革命的命运,更是红军士气和信心的转折点。成功渡过大渡河,极大地提升了红军的作战信心,为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四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至3月22日,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一个决定性战役,红军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斗,共歼敌8万余人。 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24日,红一方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右两路北进,开始强攻。
4、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5、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6、结束的时间:1936年10月,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30字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
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在广大群众的协助下,红军先后共找到七只船,经猫儿关越过灼热蒸人的火焰山,赶到了龙街渡口对岸的河边村,构筑工事,阻击对岸敌人过江。四天后,大军已全部胜利地渡过金沙江,并在会理地区休整后,继续北进。背景 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金沙江渡口,毁船封江。
背景:1935年3月下旬,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后,毛泽东等决定取道云南北上四川。为了将滇军调离云南,中央红军主力前锋逼近贵阳,吓坏了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蒋急调包括滇军在内的各路国民党军来贵阳“保驾”。当敌军纷纷向贵阳集中时,红军龙首轻摆进入云南,之后又在5月初渡过金沙江。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
《巧渡金沙江》故事的梗概
1、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
2、综上所述,《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主要描述了红军在面对长征中的重重困难时,如何通过智谋和英勇的战斗成功渡过金沙江的过程。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智勇双全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
3、红军主力准备向金沙江驶去,蒋介石才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蒋介石立即下令毁船封江。1935年5月3日,军委人员接到了命令。他们艰难的走过了180里路,终于到了金沙江渡口,意外发现一条船。红军乘船渡江,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在意。
4、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在长征中的一次渡江战役。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5、巧渡金沙江是一部经典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云南省的金沙江边。故事中的男主角名叫阿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天,由于洪水的原因,金沙江水位急剧上涨,阿土的家乡被困在了江对岸,无法到达。想念家人的阿土决定找到一种方法,渡过金沙江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