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射神舟十三号的长二F遥十三火箭已经在发射场站了6个月?
10月14日下午,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据介绍,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过去,负责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从进入发射场垂直总装成为一枚站立的火箭,到发射神舟飞船升空,一般只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而这次用于发射神舟十三号的长二F遥十三火箭,已经在发射场“站”了六个多月了,这是为什么呢?
航天 科技 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悔冲燃师 容易: 我们这一发火箭,作为遥十二火箭的备份箭,是跟遥十二火箭在今年上半年四月份一起进入发射场的。因为从空间站任务开始,就对我们这一型火箭提出了一个特殊的需求,考虑到一些特殊的紧急模式,要求我们火箭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具备发射一艘新飞船上去执行应急救援的功能。比如上一次,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升空之后,我们的遥十三火箭,就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处于一个应急待命的状态。
空间站阶段 载人火箭始终保持一主一备
应急待命状态也就是意味着只要空间站里有我们的航天员在工作生活,地面上就必须有一发火箭和一艘飞船进行应急救援的值班,随时准备进入太空,把航天员接回地球。
航天 科技 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容易: 到发射的时候(这一发火箭)已经在发射场超过了半年的时间,这是这一次任务的新特点和新挑战。
长时间“站立” 不会影响火箭发射安全
遥十四火箭已在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备份
自神舟十二号任务起,长二F火箭都将采取“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进入值班状态的火箭如接到应急救援命令,最快10天内就能实施应急救援发射。
航天 科技 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容易: 这就是空间站任务阶段对我们火箭系统提出的常态化要求,所谓滚动备份就是这一次它是备份,下一次它就是主份。遥十三火箭在遥十二任务里面,就是作为遥十二火箭的备份出现的,这一次该它当上主角,去发射神舟十三号飞船。与此同时,在我们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里面,已经有一发遥十四火箭作为它的备份箭在那里停放了,所以这是我们任务滚动备份的一个模式。
发一备一 为航天员安全提供“双保险”
其实神舟十二号发射时,神舟十三号就已经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可以在短时间内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现在神舟十三号即将发射,神舟十四号又已经随时待命。因为空间站阶段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长,安全隐患风险增加,因此,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采取“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滚动备份发射模式,可以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加上“双保险”。
精准衔接 神十三应急备份转出征
随着火箭系统总指挥关机口令的下达,发射场顺利完成了神舟十三号任务第一次全系统发射演练,作为碧虚首次担负双重使命的长二F遥十三运载火箭,直到上个月才刚刚结束应急备份状态,转变为出征状态。为确保航天员在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绝对安全,发射过程的每一步都要实现精准衔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 郑永煌: 如果空间站跟停靠飞船同时出现问题,航天员又需要紧急返回地球的时候,就需要把应急救援飞船发射上去,把三个航天员判蔽接回地球。当然我们从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以来,截止到目前从未出现过这种极端情况,万一出现了,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能够把三名航天员接回地球。
双侧总装平台两个活动工位 应对发一备一
早在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时就同步建立了“滚动备份”发射模式。为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建造着双侧总装平台和两个活动工位,来应对两枚火箭的组装测试工作。
长二F遥十四运载火箭 待命持续八个月
此次发射的神舟十三号飞船,自今年4月份进场以来,已在厂房垂直竖立了半年之久,火箭长时间的存放,不仅考验了箭体的可靠性更对长期以来使用密度并不高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带来了巨大挑战。
测试发射总体工程师 贺鹏举: 因为按照滚动备份的策略,在每次飞行任务之前要完成待命火箭和飞船的准备,这样的话每年我们执行两次载人飞行任务,也就意味着要进行4个轮次的飞船和火箭测试。由于飞船和火箭需要在4个厂房里面停放,对我们地面设备的巡视检查、维护、检修,还有资源的综合调配带来了一些考验。
为了将应急救援飞船快速送入太空,发射场系统进一步优化发射流程,减少重复性测试项目,对火箭的相关设施设备,开展常态化检修维护,并构建一支应急发射测发队伍,始终保持百分之百的在位率,确保应急救援火箭迅速反应,为航天员的太空飞行提供安全可靠的双保险。
为了准备意外事情发生去救援
女航天员打三个数字
568。
航天员,特指中国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飞行的人员,也叫宇航员。航天员有职业和非职业两宽激类,一般分驾驶员、任务慧型专家和载荷专家,或指令长、驾驶员、随船工程师和飞行工程师。最近出现了以旅游为目的的游客航天员。
航天员是开拓太空之路的先锋,作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高深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优秀的环境耐力、良好的慎碧袜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条件。
三位女航天员是谁?
三位女航天员简介如下。
一、第一位刘洋
1978年10月生,河南林州人。1997年8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燃嫌历,博士学位工程师。2013年2月1日当选为2012年中华儿女年度人物。
二、第二位王亚平
80后山东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硕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心理卜段禅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武汉空军运输机飞行员。
三、第三位容易
现任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全国妇联常委,虽然她的名字叫容易型尘,但是从火箭研制、运输、发射一道的步骤就是一道关卡,只有步步精准,才能确保最后那千钧一刻的完美收官,做到这些可一点也不容易,在重重考验面前容易和同事们奋斗前行,一次次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撑起神舟十三的第三位“女航天员”:看见她,就容易了
十秒倒计时准备......
伴随着最后一个倒数秒声响过,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十二运载火箭 从地面横空直上,划破天际, 在进入预定轨道后,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脱离 。
这件事情发生在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三名精挑细选出来的航天员成功实施了两次出舱活动,在外太空开展了 具有开创意义的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
历时三个月 的太空驻留之后,安全降落地面。
对于中国而言,神舟十二的发射为空间站的建造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三位航天员是可歌可颂的,但值得夸赞的却并不仅仅只有这三人, 身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的 容易 也应是其一。
“祝贺你,我的女儿,爸爸为你感到骄傲,爸爸也为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感到由衷的快乐”。
这条微信已经发出去一段时间了, 可容易的父亲却迟迟没有收到女儿的答复 。
但容易的父亲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的焦急,因为他知道 ,在这个喜大普奔的大日子,他的女儿一定是忙的脱不开身。
因为 他的女儿正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容易 , 并且她还是神舟十二的唯一一位女设计师。
各行各业中成为第一的人都要付出比别人多出数倍的努力,而成为一众设计师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容易经历的艰辛显而易见。
2006 年容易从中国的知名学府 清华大学硕士毕业 , 2008年三月 ,她便以 博士后 的名声出站,就在她出站的六个月之后,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供氧、供电、空气流通、话音支持等一切预期的功能全部实现。
这是振奋无数中国人民的好消息, 对容易而言,这也是一次工作上宝贵的正向激励 。
因为2008年学业完结之后,凭借卓越扎实的理论基础,容易便 先后参加了长征七号和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体设计工作 ,并且 全程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的卖昌六次任务。
此等殊荣对于有着极大抱负的容易而言 是无尚的荣耀和肯定 ,但同时也是深深压在肩运脊上的责任重担。
因为容易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 故障检测以及逃逸总体设计 ,这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意外发生的时候,这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最有利的设计,但 容易却并不希望自己的设计派上用场。
这又是为何呢?
答案其实显而易见。
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深耕是为了中国 科技 的不断进取,航空航天亦是如此。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在外太空有所建树,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同胞在任务完成之后能在预期设定好的地方平稳降落。
没有人期待意外的发生, 但 为了在意外发生时将对人的损伤降至最低 ,故障检测和逃逸救生两大系统的设计就变得格外重要,并且容不得丝毫的分差。
这就是容易工作的主要内容, 这是为了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量身打造的一个系统 ,这也是整个设计中尤为关键的一环。
生命安全不容中悄扒小觑,因此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始终保持高度警醒,所有的设计人员皆是如此。
为了进一步提高故障诊断机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容易在设计的时候做了多次尝试, 但是她总觉得可以更好。
为了精益求精,容易带领自己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创新,终于 将整流罩分离失效故障模式的判别方法做到了极致 ,进一步提高了判别的准确性和航天员的安全性。
幸运的是,容易设计的系统没有用上,神舟十二号及三位航天员完美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在外太空的 探索 上为中国的发展再添一笔浓墨重彩。
这是整个航空航天科研团队的功劳,但这却是全国十几亿人民共同的喜悦。
在直播的镜头里,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戚发轫 当着镜头的面,眼含笑意的说道: 你看见她了,就容易了。
这个她就是容易,容易这位载人航天火箭唯一的女设计师也由此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容易的父母 为什么会给她起这样一个别具趣味的名字呢 ?这个名字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渊源或者暗含父母怎样的期待呢?
其实,容易并非是她的本名,她原本的名字是 容艺 。
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的父母 希望自己的女儿一生能够平安顺遂 ,万事皆可轻松应对,所以他们便给自己的女儿改了名,这才有了如今叫起来朗朗上口的容易。
和父母期待的一样, 容易的整个上学过程都极为顺遂,一直都是班级里的优等生, 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
就连 恩施一中的副校长 谭瑞卿 ,提起容易时口中都是止不住的夸赞。
学校历届那么多学生,为何谭瑞卿偏偏对容易印象深刻呢?
因为在谭瑞卿看来, 容易是一个和别人不同的“怪人” 。
谭瑞卿是容易的 数学老师 ,在数学考试监考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的同学都是从试卷的第一页开始做答,只有容易与众不同, 从试卷的最后一页,也就是最难的部分开始答起 。
有限的时间内有些同学便会自动放弃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将时间用在校对已答的题目上,但容易却迎难而上,也正是如此,无论题目多难, 容易的数学成绩都没有一次低于120分 。
在这个时候, 容易的数学天赋 就已经凸显。
极高的天赋在努力的加成之下益处尽显, 在学业的发展上容易一路绿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国防 科技 大学之后又被顺利报送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博, 尔后顺利进入航天领域谱写自己的伟大抱负。
1978年 出生的土家姑娘如今年仅44岁,却已经接连 斩获了六项授权专利、六项受理专利、并且在国内权威的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30余篇的 科技 论文。
但容易的成就却远不止于此。
2019年 ,容易被评为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 2021年 她又被授予了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2022年1月 ,她又被评为了 北京榜样年度人物 。
如此看来,容易真的是人如其名,一切的发展都甚是顺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工作的紧要性,容易把自己较多的时间都投放在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上,但时间是有限的, 此长彼消,她能投入到家庭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就变得有限起来。
加班是家常便饭、来之不易的节假日有时也会被工作占据 ,容易可以投入到家庭的时间实在是少的可怜,但令人惊奇的是, 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容易却处理的很好 。
她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原来,在工作完成了之后, 容易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了陪伴家人 ,不仅如此,在家人面前的容易永远是温和的。
繁忙严谨的工作难免让人焦头烂额,工作不顺的时候,容易也会有负面情绪,但 在进家门的前一刻,她会将所有的情绪尽数丢在门外,用积极阳光的心态拥抱等待自己回家的家人。
工作繁忙的时候,容易会在三餐饭后的休息时间给自己的孩子开视频,工作顺利结束时间充足的时候,她会洗手 为自己的孩子烹制爱吃的菜肴 。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容易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但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出席。
在孩子看来,容易依旧是一位好母亲,在她年迈父母的眼中,她也一直都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
空闲的时候,容易就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对父母的唠叨,她也不会表现出一丝的不耐烦,因为容易知道,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好,她的心中只有感恩 。
不仅如此,对于曾经的恩师谭瑞卿,容易也时常献上自己的关怀。
2017年 的夏天,容易和父母一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 恩施一中 ,她还为谭瑞卿送去了一套 神舟十一的纪念册 。
从价格层面来说,这份礼物并不贵重,但在纪念意义上来讲,这份礼物却是珍贵异常。
但这并不是容易送给谭瑞卿的第一份礼物,在 她被保送到清华大学之后 ,她就给谭瑞卿寄来了一封 亲笔信 。
容易在信中感谢了谭瑞卿的殷切教导, 还表明了自己必定不复国家栽培,一展宏图报效国家的壮志之心。
容易浓厚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这让谭瑞卿拿信的手止不住的颤抖, 他相信这个姑娘会为自己的学校争光,他也坚信容易一定会实现自己描绘的宏图。
事实证明,谭瑞卿的相信是正确的。
容易做到了,她成了恩施一中的骄傲, 学校大门旁边张贴的优秀校友照片上 ,容易的照片赫然在列。
下面的个人简介处,清清楚楚的标注着: 容易,1978年生,现任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一院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
曝光之后,在很多人的眼中,容易俨然成为了 家庭事业双丰收的成功人士 ,但对容易而言, 她人生的大考依旧没有结束。
因为对容易而言, 每次发射都是一场严峻的大考 ,发射前的每一道程序都是一道关卡, 发射从来不是结束,平稳降落才是。
只要中国 探索 外太空的步履不停,中国一众诸如容易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就绝对不会停下开拓进取的步伐。
2021年4月 ,容易获得了 五一巾帼标兵 的荣誉称号,向全世界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身姿,中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性 刘洋 亦是如此。
刘洋和容易都是1978年出生 ,不过刘洋是出生在河南邓州的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职工。
虽然 父母因为忙于工作给予刘洋的陪伴很少 ,但刘洋的童年依旧是天马行空,欢乐至极。
刘洋经常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一起仰头凝望蔚蓝天空上驶过的飞机以及不时飞过的鸟儿, 她对更高处的世界感到好奇,她对天空也很是向往。
上学之后, 理论的知识充盈了刘洋幼时不切实际的幻想,她开始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诸多星球的其中之一,她开始想要了解地球外面的世界。
为此,她乐此不疲的翻阅了大量的书籍, 书中精彩绝伦的描绘更是坚定了她想要航空飞天的心 ,她知道航天员的选拔条件是极其严苛的,并且 中国还没有女航天员的先例 ,因此为了登天,刘洋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
从 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毕业之后,刘洋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 广州航空军队 开展训练,因为不俗的表现, 2011年 刘洋被选为了 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之一 。
当结果宣布的那一刻,过往训练时所有的艰辛顷刻间烟消云散,弥散在刘洋心间的只有无尽的愉悦和期待。
距离梦想只差一步之遥 ,为了向前迈进这一步, 刘洋选择了继续躬身努力,等待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所有的躬身也终于迎来了丰收的那一天 , 2012年6月16日18点37分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刘洋和另外两名宇航员景海鹏和刘旺一起进入了外太空, 代表中国人第一次入住“天宫”。
从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后,中国 探索 外太空的进程较于世界其他国家就如同按下了 倍速前进 的按钮。
其中的尝试,其中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幸运的是, 中国一众优秀杰出的人才交出了这份喜人的答卷,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傲人身姿。
其中,不乏有诸如容易、刘洋一般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
正是因为有了一众人才不计收获的俯身耕耘,中国才能拥有全面高速发展的当下,生而华夏,无尚荣光。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