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骨科第五代“掌门人”李危石: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2018年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骨科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不但成立了脊柱、创伤和关节3个亚专科,还完成了管理团队的新老交替,由李危石教授出任三院骨科第五代“掌门人”,兼任脊柱外科主任。
历经前辈们61载的辛勤耕耘和积极进取,“北医三院骨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行业品牌。在新的 历史 机遇下,三院骨科如何在前人积淀的成就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新“掌门人”肩负的责任。
在北医三院骨科论坛召开之际,李危石主任接受了骨科在线专访。他表示,新时代的三院骨科人要继承前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勇于创羡蚂颤新的开拓意识,自强不息,力争上游,为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而努力。
自1958年北医三院建院并开设骨科以来,三院骨科在跨越一个甲子的发展历程中,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三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国内骨科同行的帮助下,通过几代骨科人立志图强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成国内顶级专科。
“长期以来,我们在临床上坚持以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为己任的基础上,将攻克疑难重症视为教学医院应当承担的重要使命。同时,重视严谨科学地开展临床研究,多年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李危石主任介绍说,三院骨科长期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前辈们迎难而上,持之以恒地攻坚克难,不断攻破诸多坚壁,使临床诊疗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得到突飞猛进地提升,让科室优势学科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并实现与国际接轨。
尽管三院骨科已在临床和科研上取得累累的硕果,但是科室从未驻足于现有成就并就此满足,而是多方进取,精进不休。自2018年8月李危石教授就任主任以来,不断完善科研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大家的科研热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院骨科就获得了3项国家 科技 部重点研发计划和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李危石教授作为 科技 部首席科学家承担了“面向脊柱椎板切除手术的机器人系统”的科研课题。
另据了解,随着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三院骨科愈发重视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并使之成为科室基础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据悉,为保证临床研究获得更多成果,科室未来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以保持三院骨科的科研优势处于国内领先位置。
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嵌入临床医学和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李危石主任指出,将抓住医学领域的这一发展趋势,用不断创新的高 科技 ,有重点地去攻克临床疑难重症,从而推动三院骨科不断前进。
未来,三院骨科仍然要秉承“厚德仁术、求是拓新”的精神,不但要使脊柱、创伤、关节三个亚专科踵事增华,保持强者更强、优者更优的学科既往特色;还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挖掘人才潜力,促进各个专业协同均衡发展,并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创新,加快全面发展,力争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院骨科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是杨克勤、张之虎兄败、党耕町、刘忠军教授等四代科室引路人锐意进取、悉心扶持和培养年轻医生的结果。
党耕町教授在任时,率先在国内将骨科分为脊柱、腰椎、创伤、颅椎、颈椎、关节6个专业组,这一创举促进了各学科的深入和迅猛发展。其时,担任专业组组长的刘忠军、陈仲强、周方、王超、物没孙宇、张克6人才刚过而立之年。有了科室创造的平台,他们在各自的跑道上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各自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造就了一大批业内顶尖专家。
三院骨科之所以能涌现出众多响当当的知名教授,就是源自重视人才培养的传统。“我们将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开展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并创造更多了解交叉学科的条件,促进他们掌握相关的多学科交叉知识,成为专业领域的全能选手。”李危石就任主任以来,已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中青年医生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在国际交流方面,加强与北大-哈佛骨科国际论坛、北大-纽约特种外科医院骨科论坛的学术交流;丰富了周一学科大查房,其中设立的“大师行”环节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参与,并进行专题讲座,在打造北医三院骨科大查房品牌的同时,也是三院骨科给予大师的最高认可;与国外著名脊柱外科团队进行网上联合查房,为中青年医生提供了锻炼、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另外,还创立了三院“骨典主义”脊柱手术操作讲解系列活动,为中青年医生搭建了网络交流平台,这种网上直播的开放课堂实现了参与者与三院骨科专家最直接的沟通与互动,促进了脊柱专业的共同发展。这些创新形式的交流活动既培养了年轻人,也提高了三院骨科的影响力。
为此,今后三院骨科要进一步明确科室临床和科研整体的发展方向,更深入完善和细化科室管理制度,激发各年资各级别医生的活力;继续加强人才培养,给年轻人搭建平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其不断进步,为科室发展添砖加瓦,提高科室整体实力。
未来,三院骨科还将继续组织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和不同专业的学术活动,以促进中国骨科的学术发展。即将举办的首届“北医三院骨科论坛”,既是对国内外骨科先进技术的一次分享和展示,也是对骨科前沿理念的一次汇聚和碰撞。
李危石主任认为,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能在推动骨科事业发展和学术理念传播的同时,增强团队凝聚力,发挥人才潜能,锻炼和培养年轻人,也给更多的年轻医生提供了在实践交流中开拓视野、提高技能和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励推进与北大哈佛骨科论坛
自1997年进入北医三院骨科,“朴实、严谨、团结、包容、平等、尊重”的科室氛围就给李危石留下了深切体会,这也是三院骨科人引以为荣的科室文化。
三院骨科能人辈出,大家在骨科大家庭里求同存异,在各自的专业上孜孜以求,成为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但是相互之间都相处得非常和谐,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谦虚低调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勤勤恳恳地做学问,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掺杂任何一点点浮夸和虚假。”
认真做事、低调做人是三院骨科人一脉相承的风骨。在临床、科研和平时的点滴之间,老前辈严谨治学的态度也在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一代代三院骨科人。
李危石主任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党耕町教授在晚上7点出完门诊之后,在那间十余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为学生们反复修改论文的场景。
在三院骨科,导师们都是思维缜密、耐心育人的学界典范,他们在一遍遍的论文修改中、一个个的门诊判析中、一天天的查房询问中、一次次的病例讨论中、一台台的手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严谨治学态度,给三院骨科打下厚重的根基。
同时,作为全国知名教学医院的优势科室,三院骨科还为全国培养了很多进修医生。在进修医生们的心目中,三院骨科就是骨科界的“黄埔军校”,他们在这里被老师们一视同仁地悉心指导,学有所成。进修结束后,很多人逐步成长为当地医院的中流砥柱。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以横向联合的形式带动基层医院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北医三院将建立骨科专科医疗联合体,把北医三院的技术优势和学术精华辐射到基层医疗机构,让基层患者也能更便捷地享受到北医三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面对前辈打下的良好基础,如何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李危石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要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要继承科室的优良传统,汲取前辈的丰厚经验,立足学科发展潮头,引领学科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时代在发展, 科技 在进步,学科的发展需要审时度势地去制定发展战略,树立长远目标。而在攀登医学高峰的路上,整体实力决定能否登顶成功,细节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登峰的高度。
荀子《劝学篇》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世间之事,只有脚踏实地,坚忍不拔,日积月累,最终才能达到目的。能否成功实现目标,来自于行进中对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处理,累加而成。
“有人觉得做到95%就是成功,但你可以做到98%,虽然你比别人只多3%,但你就是最优秀的。”李危石主任说,从80%达到90%可能很容易,从90%到95%也不是特别难,但要从95%提高到98%就很艰苦,需要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
一个优秀的团队,最终拼的一定就是这3%。这就要求团队每个成员在临床工作和做人做事时,都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追求极致,力求完美,注重细节。这些恰好就是三院骨科人普遍具有的重要特质。
如今的三院骨科,不但大腕云集,人才梯队也非常完善,而且每一个年龄层次都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医生。“从他们身上,能看到骨科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再过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就会脱颖而出,带领学科向前发展和进步。”李危石主任感到未来可期。
他希望,三院骨科通过人员互访、学术交流、医联体协作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同道加强合作,一道放眼世界,相互交流和学习前沿技术,促进我国骨科整体发展水平,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学科!
医生是个很崇高的职业。治愈一个患者,使他能正常生活和重返 社会 ,医生挽救的不仅仅是这一个人,而是他整个家庭,这对患者的人生有莫大意义。
医生要对每一个病人都非常负责。为什么要非常负责?这个病人为什么找你来做手术?找你来做手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对你无上的信任。他把自己的 健康 交给你,如果你对他不认真、不负责,就对不起这份信任,无论从医术还是医德而言,都是做得不够。
做医生不用想那么多,只要换位思考:怎么做能够对得起患者对你的这份信任,就一定能是个好医生。
年轻医生有机会应该参与一些管理工作,可以获得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维,能让你从管理者或者从另外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临床工作,这对解决很多临床遇到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更好地与团队相融合,帮助科室共同发展,这对自身成长很重要。
一名医生在临床上最终发展如何,除了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情商、组织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能力最终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走多高。这一点对年轻人来讲很重要,视野一定要开阔,要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上海徐家汇六院骨科专家有名是那几位
1、王金武
曾经长期担任上海六院创伤骨科带组组长及特色专业“周围神经损伤与疾患”的负责人。
2、冯建民
冯建民198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进入瑞金医院院骨科工作,现担任院骨科副主任(主持扰档工作),伤骨科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3、张长青
现任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蠢李州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创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
4、刘志田
刘志田特聘上海骨科专家社会职称:湖南省机关骨科医院特邀上海专家;国内骨科微创技术运用带头人;上海骨科学会专家组组长;湖南省机关骨科医院微创骨科主任;湖南腰间盘突出会诊中心主任。
5、李凡
上海市第一人民带蔽医院医师,副主任医师,l98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对骨科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四肢创伤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北京的骨科专家有哪些
有看关节的比如膝关节,股骨头坏死的郭晓忠,看小儿骨科的俞志涛,看手外科的朱伟,看矫形的杜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