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三十年,一直在走弯路吗?
建国前三十年早粗锋走的何止是弯路?那走的分明是退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否定“以阶凳搏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科学评价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引领下,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共产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陆晌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客观评价高岗
随着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热播,曾对我党我军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高岗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是历史的进步。
对生于新中国初期的许多人来说,高岗是默生的。但是,历史上的高岗却是显赫的,绕不过去的。他是陕北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解放战争时期是东北局重要领导人,抗美援朝时期他是“后勤总司令”,总督东三省。
新中国成立,高岗位居中央政府副主席。朝战初定,他以卓著功勋奉调进京被委以重任,当时流行一句话“五马进京,一马当先。”段氏这个当先者,就是高岗。在陕北,高岗与李立群结婚,毛主席是“红娘”。
可惜,造化弄人。功臣与奸臣往往一步之遥。
毛主席进京前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不做李自成。
可惜,高档明岗在这场考试中得了零分,他先当了李自成。
执政后的毛主席殚精竭虑为避免“周期律”苦苦探寻,高岗却首先误入其中。
高岗的问题就是觉得自己劳苦功高,而得到的权利与职位却太低。当然,他并不是反对毛主席,但他确实不满刘少奇。总之,高岗开了共和国之初党内争权夺利斗争的先河。
高、饶事件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涉及到后来的彭德怀,林彪。
毛主席始终对高岗持治病救人的态度,希望他早日回心转意,重新工作。
但最后,宁折不弯的高岗以自杀结束了一生。
高饶联盟的终结,使党避免了一次分裂,这是大幸。
在毛主席指示下,高岗子女由国家抚养成人。高岗夫人每年国庆都会受邀上天安门观礼,七五年出席了人大会议。这一切,都是念及高岗过去的握蠢散功勋。
历史匆匆,斯人已逝,高岗有过亦有功。无论结局怎样,我们始终不忘,如今的日月静好,是因高岗那代人曾经负重前行。
李响:“五马进京,一马当先”是什么意思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决定将各中央局和大区行政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调到北京,担任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职务。
其中包括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高岗、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饶漱石、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邓子恢、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习仲勋,史称“五马进京”。高岗出任新成立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主持“经济内阁”,尤为显要,被称为“一马当先”。
简要介绍
1952年至1953年冬春之交,新中国政坛发生一件盛事:“五马进京”,即五大行政区首脑调入中棚激雀央任职,包括西南局书记邓小平、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东北局书记高岗、中南局书记邓子恢、华东局书记饶漱石,董必武称赞他们为“千里驹”。
尤以高岗位高权重,统管全国经济,一度与刘少奇、周恩来并驾齐驱,故时人称为“五马进京,一马当先”。始料未及的是,不到一年就爆发了“高饶事件”,“五马”之中二人落马,直接促成大区的彻底撤销,这一过程既按部就班水到渠成,也翻云覆雨惊心动魄。
扩展资料
1952年4月18日,中央批准了华北行政委员会和华北事务部撤销的决议。原华北人民政府管辖范围就是北京及其周边省份,新中国成立后即归中央直属,此次撤销华北机构顺理成章。以此为标志,针对大区的一系列裁撤措施开始了。
1952年6月,高岗、邓子恢、习仲勋到中央探讨了调整大行政区的问题。高岗回去后立即拟定方案,缩小东北大区职权,精简机构,将七千多编制人员减少五千,多余的干部一部分送中央,一部分调至各省市各企业及基本建设部门。刘少奇向各大区转发了东北局的方案供研究,要求以此为参考拟定初步方案上交。
调整大行政区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三年,经济基本恢复,政权趋于稳定,朝鲜战争也度过最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决定放弃新民主主义过渡阶段,提前向社会主义改造迈进,准备从1953年开始效法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要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国一盘棋”,就要加强中央集权,不能各自为政。
经济建设是客观原因,从主观上说,“分散主义”苗头令毛泽东十分担忧。战争时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各解放区有相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这种情况仍然在一定程度延续,大区领导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继承战时体制实行一元化领导,极具个人权威。
大区拥有立法权,对于中央制定的政策法规,并非都无条件贯彻执行。新中国成立后最能体现全国上下步调统一的工作,就是毛泽东亲自挂帅的镇压反革命、整党整风、“三反”“五反”等全国性政治运动,毛泽东直接给大区领导下指标定任务,具体指挥省级单位行动,以高强度方式整合了意识形态,也夯实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毛泽东认为,分散主义不仅地方上有,中央也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刘少奇负责组织人事和财经事务,周恩来领导的政务院负责除军事以外几乎链早一切政务。周恩来和董必武等人主张党政分开,党的方针政策要通过政府实施,党不能直接向群众发号施令,因此政务院所属各部门工作,通常不向毛泽东及中央书记处请示汇报就推行。
毛泽东身为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对许多工作都不经手甚至不知情,杨奎松在《建国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之考察》中,引用高岗秘书赵家梁的回忆,毛泽东曾发牢骚说“什么都是西花厅,哪有颐年堂!”
一方面,中央繁重的工作集中在少数领导人身上,且政府工作脱离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各大行政区都有一套五脏俱全的庞大机构,封疆大吏身兼数职,俨然在北京之外又有多个中央。
这种矛盾形态,使毛泽东深感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区领导人调入中央任职则一举两得,既可以从地方收权,又可以分担铅猛刘少奇、周恩来的权责,于是便有了调“五马”进京的构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马进京
邓子恢:“五马进京”之一,曾创造在三大战略区都任过副职纪录
在开国元勋中,有这样一位老资格领导,他在解放战争期间,曾创造过在三个大战略区中都任过副职的纪录。建国后,他与高岗、邓小平、饶漱石、习仲勋等几大行政区领导奉调进入中央,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五马进京”。这个人在党内德高望重,连毛主席都亲切地称呼他“邓老”。
他就是邓子恢。
邓子恢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抓根据地建设是一把好手,抓后勤保障是一把好手,抓 财经 工作是一把好手,抓农村工作是一把好手。他是全党公认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专家。
解放战争时期,邓子恢曾创造过在三大战略区都任过重要职务的纪录,并且在任内殚精竭虑、开拓工作,作出了 历史 性的突出贡献。
1946年底,华中分局与山东分局合并,组成新的华东局。邓子恢作为原华中分局书记和华中军区政委,判粗改任华东局副书记。在任期间,邓子恢坚持“中间不动两头平”的方针,主持了土改复查工作,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1947年7月下旬,邓子恢与张云逸等组成华东局工委,转移到渤海地区。邓子恢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开展了工委大量的工作。
1948年5月,经中央批准,邓子恢与陈毅一道,从华东战略区到中原桐枝战略区任职,邓小平是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同时他还兼任中原军区副政委。当时,邓子恢率领华东干部千余人前往豫西。后来,邓子恢主持中原局的日常工作,领导了中原战略区的 财经 工作。
淮海战役打响后,邓子恢担负了“淮海战役的后勤及支前等项工作,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9年3月,在开封召开的中原掘轮镇地区人民代表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邓子恢当选为主席”。此后,邓子恢组织开展了剿匪反霸、减租减税等运动,对中原解放区的巩固和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49年5月,邓子恢被任命为华中局第三书记、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军区)第二政委 。当时,第一书记为林彪,第二书记为罗荣桓。林彪还是坚持他的一贯的“军事重点主义”,主要精力投入到抓军事和打仗工作上,而罗荣桓因身体有病治疗,一直未到任。这样一来,中南局的党政和地方等工作就由邓子恢全面抓总。
随着解放战争进程的加快推进,接管城市工作变为一项非常紧迫而现实的任务。邓子恢紧前准备、未雨绸缪,争取了主动。九省通衢的武汉解放后,邓子恢迅速组织人员接管,并要求党政军密切配合,深入发动市民,最终打了一个漂亮的城市接管战。
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由于主席林彪因病休养,邓子恢任代主席,全面主持中南大行政区各项工作。
1952年,作为“五马进京”之“一马”,邓子恢奉调进京工作,被中央任命为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
主要参考文献:《邓子恢传》《党史人物传记》
山东属于华东还是华北?
1、山东属于华东。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改含区的最北端省份。
2、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毗邻,南及东南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相望;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畿,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扩展资料
1、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此竖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
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山东东西长721.03千米,南北长437.28千米,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千米。
2、山东,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
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核扒笑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周公旦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省简称“鲁”。
3、截至2016年底,全省划分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市辖区54个、县级市27个、县56个),乡镇级单位1826个(街道647个、乡73个、镇1106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_山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那个知道高岗是怎么回事。谢谢
简单和你说说,高是西北领袖,除了刘志丹、谢子长,就是他了。作为陕北代表,建国后当选国家副主席。抗美援朝时期在东北主政,为彭德怀志愿军当后勤保障,立有大功。当时东北只知道有高主席,不知道有毛主席。后来毛主席将五大区书记调京工作,号称五马进京,一马当先,核拿就是指高岗。领导计划委员会,权力超过当时国务院。后来改粗搭毛主席可能向他表达过对刘少奇不满,让他误认为自己有机会接班,于是大力反对刘少奇。一系列行动之后,毛可能觉得时机并不成熟,弃高保刘。于是高饶反革命集团出现了。饶是饶濑石,是新四军领导,刘少奇部下。他被拿下,也应该是反刘的原因。
因为凳薯刘少奇被定了中国最大冤案,所以反对他的高饶自然不可能翻案。事实上,这两人能力都不错。高岗据说就是好点色,没别的毛病。被毛抛弃后,他选择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