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头牙(智齿)是拔好还是不拔好?为什么?
1、智齿的情况: 如果尽头牙是智齿,且智齿没有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那么多数情况下建议拔掉。 智齿往往难以正位生长,无法完全建立咬合,容易出现近中阻生或埋伏阻生的情况。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前牙远中的龋坏,甚至牙根吸收。
2、然而,许多人会经历智齿带来的痛苦,如牙齿倾斜、发炎或损坏前面的牙齿。对于这些智齿,建议及时拔除以避免进一步的痛苦。即使年龄较大,智齿引发疼痛时,也应考虑拔除,因为智齿的拔除并不仅取决于年龄。尽头牙的形成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遗迹,并非所有人都会长出智齿。
3、尽头牙一般多指智齿,对于智齿是否必须拔掉争论很大。在临床上有一个原则,当智齿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特别是智齿反复发炎导致不良后果时就必须拔掉。如果智齿萌出位置很正常,而且上下颌骨的宽度也足够智齿排列,不会对患者口腔以及邻牙造成任何影响,智齿不一定要进行拔除。
怎么知道哪个是智齿
正常人牙齿一般有28颗,以上下前牙之间的中线为界,往两边各数七颗牙齿,如果有第八颗就是智齿,最靠近喉咙处。如果在上下牙弓的最后方只露出一点牙齿的部分,也是智齿,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智齿阻生导致,由于牙龈和牙体部分中间容易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容易在此聚集而发炎。
判断是否为智齿,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进行。首先,数一下自己的牙齿数目,正常情况下,上下各14颗牙齿。如果发现多出一颗,那么很可能就是智齿。其次,观察牙齿的位置,智齿通常位于口腔最里边,也就是最后面。最后,考虑年龄因素,18至30岁是智齿萌出的常见年龄段。符合这些条件,就有可能是智齿。
要确定自己是否长有智齿,可以开始从门牙中间向一侧数,通常情况下,成年人会有七颗或八颗牙齿。若数到第八颗,那就是智齿。然而,有些人的智齿可能完全埋伏在颌骨内,这种情况下通常是无法数到的。埋伏在颌骨中的智齿可能会引起炎症。
牙医会通过口腔检查和X光片来确定智齿的具体生长情况。如果智齿没有足够的空间正常生长,或者可能导致其他牙齿移位或引起感染,牙医可能会建议拔除智齿。总之,如果你感到口腔内部某处疼痛或不适,特别是靠近第八颗牙的位置,可能是智齿生长的表现。及时咨询专业牙医,进行检查和评估,是确保口腔健康的关键。
什么是智牙?
1、智牙是指人类口腔中最后一颗磨牙,通常在青少年晚期或成年后开始生长。它之所以被称为“智牙”,是因为它在个体发育成熟阶段才长出,象征着智慧与成熟。历史上,智牙的名称来源于古代文献。
2、智齿,也就是人类的第三颗磨牙,是口腔中最晚萌出的牙齿,通常在18至25岁之间开始长出。关于智齿,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解:萌出时间与位置:智齿通常位于口腔的最内侧,是人类牙齿生长周期中最后萌出的牙齿。
3、智齿就是常说的最后一颗磨牙,或第三颗磨牙,一般在18到25岁的时候长出,这个阶段身体各方面发育基本成熟,尤其颌骨,所以第三磨牙也会接着长出。
智齿是什么牙齿
1、智齿又叫第三磨牙,是人体最后一颗生长发育,萌出到口腔的恒牙,常常位于口腔的最后面,一般是在成年以后才会长到口腔里面。
2、智齿,是人类口腔中的一种牙齿,通常在18岁到25岁之间开始生长。在佛学中,智齿是象征人类内在的智慧之齿。它是人类成长的象征,代表岁月沉淀后的智慧,从生理层面上说,也是人体发展的标志。佛教很注重禅修的方法,在禅修过程中,智齿也是常被提到的一个地方。
3、智齿,学名第三磨牙,通常在16岁或之后才开始生长,是口腔中最靠近喉咙的牙齿。每颗智齿都是四颗之一,两颗位于上颌,两颗位于下颌。相较于乳齿和恒齿,智齿在人类心智成熟时才开始生长,因此得名“智慧齿”。
4、智慧牙是最后萌发的牙齿,智齿一般是牙齿后面的第3个大牙。智齿萌发是在18~15岁左右开始萌发,如果智齿开始萌发,建议患者能够去进行拍牙片,然后让医生来决定这个牙齿要不要拔除。如果这个智齿的生长情况不太好,可以考虑做拔除的手术。
5、智齿是口腔的牙槽骨上较里面的牙齿,位置靠近喉咙,因为生长的时间晚,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长出来,所以有智能齿之称。智齿没有多余的空间生长,所以在长的过程中会感到疼痛,甚至引起炎症,所以较好早点进行预防拔除。
6、智齿是人体口腔中的第三磨牙,也就是最后一颗生长发育并萌出到口腔的恒牙。以下是关于智齿的详细解释:位置:智齿通常位于口腔的最后面,是最后萌出的恒牙。生长时间:智齿一般是在成年以后才会长到口腔里面。生长情况:由于颌骨的位置不够,智齿的生长位置常常是歪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