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用涤棉线、棉线的粗细都分哪几种?
“支”是表示纱线粗细的单位,通常用于棉和混纺纱线。英支是常用的单位,用小写字母“s”表示。支数越大,纱线越细。例如,牛仔布通常使用7支或10支纱线,而衬衫布可能会用到40支、50支或60支纱线,这些都属于较细的纱线。
是纱线粗细的间接单位,棉及混纺纱的支为英支,用小s表示,数值越大,纱线越细,如用在牛仔上的用7支,10支,很粗了,用在衬衫上的有40支,50支,60支,;很细了,还有更细的有80支,100支,是高支纱,用在很高档的衬衫上了。
棉线主要分为几种类型,它们分别是纯棉纱线、涤棉纱线以及纯涤纱线。纱线的粗细可以通过支数来衡量,常见的支数有6支、10支、16支、21支、32支、45支、60支等,支数越大,代表纱线越细。此外,深加工纱线还分为合股纱,这是一种将多根纱线合并在一起的技术,以增加纱线的强度和耐用性。
- 平布:采用平纹梭织编织而成,原料多为棉纱,经纬纱密度相近。分为细、中、粗三种规格。- 府绸:平纹组织编制的织物,经密与纬密之比约为8~2:1。以纯棉、涤棉为纺织原料,分为半普梳、普梳和精梳三种,主要用于衬衫、夏令衣衫及日常衣裤。
缝纫线有纯棉、尼龙、涤棉、混纺、涤纶和人造丝等,一般由两股、三股、四股、六股单纱捻合而成,加捻的方向可分为s捻和z捻两种。平缝机一般采用z捻缝线,质量好的s捻线在其他缝纫机上也可应用。
精梳棉:是指棉花经过精梳工艺纺纱,有精梳棉、半精梳棉、普梳棉之分。其成分是100%棉。其特点是条干比较均匀,强力(一条棉线拉断的力量)较大,棉纱主要以纱支(棉纱的粗细)分等级的,粗细不同的棉纱价格差很远,越细的棉纱原料价格越贵。
海明斯德谦105A流变助剂的价格是多少?
1、催干剂:一类能加快涂膜干结的物质,对于干性油膜的吸收氧和双键的聚合起促进作用,是涂料助剂中用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增韧剂:又称增塑剂,用于提高涂料的柔韧性和塑性,改善涂膜的性能,同样是涂料助剂中用量较大的品种。
棉纱为什么分40支纱和21支纱,有什么区别?
棉纱分为40支纱和21支纱,这是由于它们有不同的应用场景。40支纱相较于21支纱,具有更细的纱线,更密集,更柔软且更结实。支纱是衡量纱线粗细的单位,在我国,纱支数越高,表示纱线越细。例如,10支纱远比40支纱粗,支数越高,纱线越细。
- 由于40支纱的细腻程度,使用它织造的织物通常更轻薄,手感更为柔软。- 21支纱织造的织物则相对较厚,手感可能不如40支纱织物那样细腻柔软。总结来说,支数越高,棉纱越细腻,适用于生产更精细的高档织物;中支纱则更适合一般性织物的生产。两者在织物的轻薄度、手感和最终用途上存在明显差异。
棉纱分为40支纱和21支纱,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使用场合和用途不同。 40支纱相较于21支纱,其纱线更细且更密集,因此更为柔软和坚韧。 支纱是衡量纱线粗细的单位,在我国,纱支数越高,表示纱线越细。例如,10支纱比40支纱要粗得多。
纱支数的换算方式
1、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的换算关系,针对纯化纤,换算公式为:Ne = 0.591 × Nm。而对于纯棉,换算公式则为:Ne = 0.583 × Nm。对于混纺纱线,如T/C(65/35)45S,其换算公式为:Ne = (0.591 × 65% + 0.583 × 35%) × Nm。
2、换算公式为:Nm = L/G,其中L为纱线的长度,G为纱线的重量。英支数:英支数用于表示纱线的粗细,其定义为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换算公式为:Ne = × 840,其中L为纱线的长度,G为纱线的重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换算方法和单位。
3、- 公制支数(N):N= L/G,其中G为纱(或丝)重量(克),L为纱(或丝)长度(衡激差米)。- 英制支数(S):S= L/(G*840),其中G为丝线重量(磅),L为丝线长度(码)。换算公式:- 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换算公式:1N=9000/D。
4、英支(S)是另一种定重制的纤度单位,它指的是每磅重量的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的倍数。这个倍数就是纱线的支数。例如,如果一磅纱线的长度是25200码,那么它就是30英支(30S),因为25200码是840码的30倍。 英支(S)的数值同样与纱线的粗细成反比。
5、D表示旦尼尔,一般用在长丝的纤度表示。支数是S(英),一般用在短纤维纱线的纤度表示。它们都不是法定计量单位,而是行业习惯用法。法定计量单位是特克斯和分特克斯(tex ,dtex)二者的换算公式: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 D=5315/S 所以,75D的丝,相当于70S ;150D相当于35S。
6、英制棉纱支数(S)是英制体系中用来表示纱线粗细的一种度量方式,它定义为每磅棉花所能制成的840码长度的纱线的倍数。
纺织厂40支纱是多少特?
1、40支纱指的是英制支数Ne。 英制支数与公制特克斯(特)的换算涉及单位转换和不同原料的公定回潮率,因此不同类型的纱线换算后的数值会有所不同。 以纯棉纱为例,其换算成公制特数约为16 tex。 对于涤纶65%、棉35%混纺纱,换算成公制特数约为18 tex。
2、支纱,这里的支是英制支数Ne。英制支数与公制特克斯(特)的换算,除了公英制单位的换算,还由于不同的原料成分的公定回潮率不同,换算出来的数值也不同。折算成公制特数制保留一位小数后的数值(计算至小数二位,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
3、Yarn: 15x15 tex. (15 fibers x 15g/km length)/ 40x40——棉纱15x15特克斯特克斯1。计量单位 特克斯(Tex),简称特,旧称公支。符号为tex,又称“号数”,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4、支数定义:40支和60支指的是棉纱的支数,即每磅棉花纺织成的纱线长度(以码为单位)。40支纱意味着每磅棉花可纺织成40码长的纱线,而60支纱则是每磅棉花可纺织成60码长的纱线。支数越高,纱线越细,通常需要将多股纱线合在一起织造,以制作更厚实的面料。
5、想象一下,一两棉花若能纺成30根1米长的纱,那就是30支纱;40根就是40支,而60根则是60支。支数越高,意味着纱线越细,纺织出的布料就越薄而细腻。这样的布料触感柔软,透气性佳,为睡眠带来极致的舒适体验。品质与成本的平衡 然而,高支数的面料并非随手可得。
6、比如,一两棉花可以做成30根1米长的纱,这就是30支;若能做成40根1米长的纱,就是40支;若能做成60根1米长的纱,那就是60支。实际上,纱的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用这样的纱织成的布也会更薄,质地更柔软舒适。
如何计算纱的支数?
1、测量支数更精确的方法:需要精确的天平,尺子。
2、支数跟纱的长度和重量有关。打个比方,一克棉花做成30根长度为1米的纱,那就是30支;一克棉花做成40根长度为1米的纱,那就是40支;1克棉花做成60根长度为1米的纱,那就是60支。所以纱的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织出的布就越薄,布相对越柔软舒适。
3、纱线的支数是用来衡量纱线粗细的一个指标,常见的单位是公支(N)。公支表示每克纱线的长度,单位是米。例如,如果1克纱线的长度是100米,那么它的支数就是100公支(100N);如果长度是50米,那么支数就是50公支(50N)。 在纱线支数中,“N”的数值与纱线的粗细成反比。
4、为了精确测量纱线的支数,您需要准备一台精确的天平和一把尺子。将一定数量的纱线拉直,使其处于自然状态,并测量其长度(单位为米,记作M)。接着,测量这些纱线的总重量(单位为克,记作G)。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纱线的tex值(即特克斯值):tex = 重量(克)/ 长度(米)* 1000。
5、有了长度和重量数据后,我们就可以计算纱线的tex值。计算公式是:tex = 重量(G)/ 长度(M)1000。这个值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纱线的特性。最后,根据得到的tex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支数(英支)。公式是:支数 = 590.5 / 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