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钱币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他们不仿效宋朝以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呢...
再来说铜钱,华北地域不产铜,从漫长的外省不远千里运进锡矿得话,成本费又太高,铸币成本又斥资极大,这就导致在华北地域锻造铜钱非常容易资金紧张。例如在金王朝情况下,华北地域就已陷入很严重的“钱荒”状况,那时候缺乏铜料的金朝无力解决,只有上线了金朝纸币来缓解钱荒。最终,其实就是纸币了。
元朝的货币体系以纸钞为主,反映了其独特的地理和政治环境。元世祖忽必烈最初考虑仿效宋朝使用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有大臣建议,认为铜钱象征华夏阳明之区,而元朝起源于北方草原,属于幽阴之地,不适合使用铜钱。因此,忽必烈采纳了建议,决定采用纸钞。
元朝是以行钞为主,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后,曾想仿效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有大臣劝阻道:“铜钱乃华夏阳明政权之用,我们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幽阴之地,不能和华夏阳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便决定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
元朝末年一文钱值多少
个人估计一文钱具体价值从当时粮食产量估算,购买力相当于1/10斤粮食到吧,具体因地域不同、钱币质量、钱币认可度不同而有浮动。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这一年,一两银子高的时候能兑1771文,低的时候也能兑1637文,笔者取一组七个兑率的平均值,是为1680文。所以这位传教士买了5斗优质大米,也就是75斤,相当于花了756文钱,平均一斤大米为10文钱。这样,就可以换算了。
并说如果贪生怕死再回到家乡,那就一文钱也不值了。这就等于断了谢枋得的后路,比之蔡正孙的和诗更前进了一步。由此可知,他们这一批人对名节、气节、大节的看重,在进退出处上是一丝不苟的。谢枋得当然明白他们的意思,并且“甚称之”,到了元朝大都(今北京)后,果然绝食而死。
“开元通宝”开创十进位制,每枚重二铢四为一文钱,积十文钱重一两,即十钱一两“以钱代铢”。开元通宝在唐代铸行二百多年而使币制长期稳定。唐以“文”计数,以钱两为重量单位的宝文钱体系沿袭到清朝历时千年。另相传唐高祖铸行的“开元通宝”由初唐书法大家欧阳间所书的增文采,被誉书法币。
从古至今的钱币的顺序图片
从古至今的钱币的顺序如下:1 、秦:秦半两。2 、汉:汉半两、汉三铢、白金三品、五铢(汉)、西域铸币(汉)等。3 、三国:魏五铢、蜀五铢、直百五铢、太平百钱、世平百钱、定平一百等。4 、两晋一六国:沈郎五铢、北凉造新泉、太夏真兴等。
从古至今的钱币顺序大致为:贝币金属铸币半两钱、五铢钱通宝、元宝钱纸币银圆、铜圆。贝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夏商周时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贝币逐渐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出现了仿制贝币的金属铸币,如铜贝等。
当时的吴王刘濞就几乎富可敌国。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元朝的钱币有哪些
1、元朝的钱币有交钞、中统元宝等。元朝时期的钱币制度较为复杂,以下是元朝钱币的具体解释:交钞:这是元朝主要流通的纸币之一。由于元朝幅员辽阔,商贸活动频繁,交钞的出现方便了货币流通,大大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交钞的面值多样,使用范围广,成为了元朝时期主要的货币形式之一。
2、元祐通宝:这是北宋时期铸造的一种铜钱,它的名字来源于宋神宗时期的元祐年间。元祐通宝在收藏界享有盛誉,是研究北宋经济和货币制度的重要物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元丰通宝:同样是北宋时期的铜钱,发行于宋神宗时期的元丰年间。
3、元代通行纸钞。早期钱币除蒙文大元及至大通宝外,铸额均少。有些年号仅有庙宇钱传世,旧称供养钱。铸造的通宝钱有大朝通宝、至元通宝、至正通宝、元贞通宝、大德通宝、至大通宝、大元通宝、延祐通宝、至治通宝、泰定通宝。除至正通宝中有几种背文记值外,其余钱背文无记值。
4、古达元朝的钱币主要有: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元通宝、元贞通宝、大德通宝、至大通宝、至大元宝、大元通宝、大元国宝、皇庆元宝、延祜元宝、延祜通宝、至治通宝、至治元宝、泰定通宝、泰定元宝、至和元宝、天历元宝、至顺元宝、至顺通宝、元统元宝、等品种。
5、元贞通宝。元朝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铸行。元祐通宝。北宋哲宗赵煦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3年)铸行,篆书、行书对钱形制,司马光、苏轼手书,有小平、折二和折三。元符通宝。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时发行的第三轮货币,元符年间铸行。元统通宝。
元代至正通宝背;午。折二‘请专家看看值多少币、
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格是1500元,很有收藏价值的,04年嘉德也拍卖过一枚这样的钱当是的成交价是494元,几年时间价格翻了三倍。
至正通宝,作为元代的一种铜钱,因其独特的铸造工艺和历史价值,在收藏市场上颇受欢迎。其中,至正通宝小平钱,背面刻有卯字,其美品价格为800元;背面刻有午字的至正通宝小平钱,美品价格则更高,达到2500元。
每一记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于折五径5--4厘米,重6--21克。至正通宝至正通宝种类较多,面文“至正”的钱币,有部分背穿上分别铸有寅、卯、辰、巳、午五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有的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纪值数字。
至正通宝折二钱,背蒙文“巳“。这类背蒙文的折二钱还有寅、卯、辰、午。加上巳一共五枚。如能集齐也是一件幸事!由于元代主要流行纸钞,铜钱使用及流传下来很少。因此元代铜钱比其它朝代的铜钱价值要高,物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