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气候怎样影响了中国历史
1、从距今1万年开始,冰川大量融化,气候显著转暖,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月温度约比现在高3℃-5℃,黄河两岸竹子遍地都是,当时的海平面很高,延伸到当今的扬州地区,这是中国文明史载的第一个温暖期。
2、夏朝立国前后转为干旱,在不到300 a内降水量减少20%,因此可以认为是一次气候突变。有证据表明,从洪水到干旱的气候突变可能造成了中原以外地区许多考古文化的衰落,但是也促进了中原地区中华文明的诞生。
3、千年以来,中国气候发生过数次转暖、转寒交替变化的波动,殷商时代是全新世暖湿期的最后一个时段,自此以后总的气候趋势是变冷、变干。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当时的黄河两岸长满青翠的竹子。这是中国文明史载的第一个温暖期。也是尧舜禹、夏、商和西周时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奠基期。
4、自新石器时代,沂源人的四五十万年历史化石和下草湾人的四五万年遗址,揭示了黄淮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裴李岗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等,标志着黄淮地区在农业文明发展上处于前列。夏商周时期的淮夷与中原交融,使之成为汉族聚集地,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5、西周和东周是商朝之后的两个重要时期。西周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的实行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东周时期,随着铁器的普及和井田制的瓦解,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东周时期的思想文化极为繁荣,诸子百家争鸣,为后世奠定了丰富的思想基础。
历史时期我国气候的变化状况是
1、历史时期的气候不仅在气温上有周期性波动,引起冷暖的变化,而且在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总得说来,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是相互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不可一概而论。朱士光等研究认为,气温的变化要快于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气温变化的幅度。
2、在中国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经历了多次变迁。竺可桢教授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气候变迁可以划分为四个温暖的时期和四个寒冷的时期,与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趋势相呼应。 第一个温暖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仰韶文化时代至殷墟时期),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象的踪迹。
3、3年,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指出近2000年中,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直至唐代开始回暖。随后,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进入小冰期。近年来,随着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学者们对竺可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4、历史时期的气候,在干湿上也有变化,不过气候干湿变化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都比较小。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曾根据历史资料,推算出我国东南地区自公元元年至公元1900年的干湿变化。
5、北宋中期气候又向温暖方向转变,其主要特点是冬季温暖现象的记载频繁出现。北宋资料中较多记载了京城开封一带的偏暖现象,宋人文集对物候的记载较多。
6、但这一阶段,正是北极全加拿大地区冰层快速融化的时期——欧洲学者称为小冰河时期。几百年中气温迅速回落,全球粮食大幅减产,此时中国正处于备受欺凌的宋朝。南宋时气温达到最低点,中国第一次亡国。明清两代气温稳中有升,直至今日仍在不断升高,这也预示着一些历史的重演。
全球气候变暖的图表,或是最近100年气温图表
1、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过去一百年里,地球表面温度显著上升,这一趋势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根据历史气温记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变化。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8摄氏度。这种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小题1:B小题2:C 试题分析:小题1:由图可知:自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的变化趋势是波动上升。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对地表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产生影响,会导致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点评: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难度居中。
3、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小题1:B小题2:D 小题1:根据图中的海平面上升的变化曲线判断,海平面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则全球气温也呈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小题2:图中海平面上升主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的导致,所以应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全国各省历史上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是多少度?
1、北京:历史上最低气温为-1摄氏度,发生于2005年12月4日;最高气温为45摄氏度,记录于1997年7月23日。 西安:最高气温达到49摄氏度,出现在2006年6月19日;最低气温数据暂不明确。 昆明:最高气温为35摄氏度,最低气温为-4摄氏度,后者无具体时间记录。
2、北京:最低气温为-1摄氏度,记录于2005年12月4日;最高气温为45摄氏度,记录于1997年7月23日。 西安:最高气温为49摄氏度,记录于2006年6月19日;最低气温具体数值不明。 昆明:最高气温为35摄氏度,最低气温为-4摄氏度,具体时间记录不明。
3、温州: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5℃ 武汉:年平均气温15℃;7~8月最热,平均气温37℃左右,最高曾达4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9℃,最低曾达-18℃。
4、在中国历史上的气温记载中,漠河北极村在1969年2月13日记录到了-53度的低温,这是中国乃至亚洲最低的自然环境气温之一。 吐鲁番盆地艾丁湖的最高气温记录 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自动气象站在2013年7月13日监测到了50.2度的高温,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气温记录。
5、新疆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历史上记录到的最高气温出现的地方。在新中国成立前,吐鲁番创下了48℃的全国最高气温纪录。 1953年和1956年的7月24日,吐鲁番再次出现了46℃的高温。1975年7月13日,吐鲁番民航机场观测到了目前中国的极端最高气温——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