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豆沙和油性的区别
豆沙分为水性豆沙和油性豆沙两种,它们在制作工艺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水性豆沙是将煮熟的红豆打烂过筛,不含油份,通常用于制作包子、粽子和面包等。 油性豆沙则需将红豆煮烂后炒干水分,过程中加入花生油和麦芽糖等成分,适合用于月饼、蛋黄酥等糕点。
炒制不同:制作红豆沙的过程中,油性红豆沙需要用油炒制,且需要打得很细腻才更容易塑形,而水性红豆沙对于细腻程度、炒制干湿度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水性红豆沙只需要把油去掉即可。
区别:水性豆沙就是红豆煮熟打烂以后过筛,或者是水洗,里面没有油份的,也不需要炒干水分,一般用来做包子,粽子,面包之类的。而油性豆沙就是比水性豆沙多了炒制的过程,也就是把豆沙里面的水分都炒干,边炒边加花生油和麦芽糖等等之类的物质,一般来说油性豆沙多用来做月饼,蛋黄酥这一类的。
从制作方法上来看,水豆沙和油豆沙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油来炒制。水豆沙在炒制过程中不加油,只需将赤豆煮熟后捣烂,再加入适量的水,炒至合适的干湿度即可。而油豆沙则需要用油来炒制,并且需要打得很细腻,以便更好地塑形。
从字面上区分就是制作豆沙的过程中,是否用油来炒制。从功能上区分,水豆沙适合做豆沙包,豆沙饼等不需要整形的面点,或者制作一些夏季甜品,比如含有豆沙的各种糖水,这些都适合用水豆沙来做,水豆沙口感柔软不油腻,吃起来更加清爽。油豆沙适合做蛋黄酥,桃花酥等需要塑形的糕点。
崖柏手串怎么区分老料和新料子
1、区分新老料的方法如下:- 底色:崖柏陈化老料底色偏沉红,而生料底色偏浅白。- 质感:老料硬度大,手感实沉,密度高;生料因含水多,质地软,手感较轻。 水分含量:陈化老料基本无水分,因其为风化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死木。而生料常呈黏手状态,这是由于高水分含量所致。
2、底色 崖柏陈化料老料底色一般偏沉色和红油,而生料的偏生浅而发白。质感 崖柏陈化料老料的质感比较硬和脆。你拿在手上明显会感觉很实着,密度相对比较高。生料由于本身水分重的原因,而且年份不够,使得木质质软加重了这种现象。
3、底色:崖柏陈化料老料底色通常偏沉色和红油,而生料则偏生浅且发白。 质感:陈化料老料的质感比较硬和脆,拿在手中会感觉很实,密度相对较高。而生料由于水分重,木质较软,增加了这种感觉。 水分多,难以盘玩:陈化料老料基本没有水分,因为它们都是风化了百年甚至千年的死料。
4、区别:瘤疤再多,雀眼再漂亮,再好看,它也是大多数人嗤之以鼻,觉得不值钱的“新料”! 从香味的角度看,生料的味道有明显的刺鼻气味,跟老料醇厚的味道是没有办法比的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市场上两串花色基本相同的手串,价格却差了那么多。 说陈化料:定义:自然风干的。
5、从香味上来说,生料往往带有刺鼻的味道,与老料的醇厚香味相去甚远。市场上,两串看起来颜色相似的手串价格差异巨大,这也反映出了生料的价值较低。陈化料则是自然风干后的材料,半陈化过程中开始形成包浆,由于崖柏出油性高,因此颜色会逐渐变深。
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
正规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如下:植物油 食用植物油标准号(GB13793-92):涵盖花生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橡皮棉籽油、大豆油等。动物油 食用动物油标准号(GB13795-92):包括牛油、猪油、羊油等。
菜籽油的标准号通常由一系列数字和字母组成,例如以“Q/”、“SC”或“400”开头。这些标准号代表了菜籽油的品质、生产工艺、营养成分等信息。了解这些标准号,可以帮助您判断菜籽油的品质、用途以及适用人群等。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1988)规定:酸价: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过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kg)≤50。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1988)规定:酸价: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茶油、芝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小于等于4;棉籽油小于或等于1。